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
游客保障
网站导航
目的地攻略 > 中国 > 黑龙江 > 绥化 > 绥化旅游指南 > 节庆活动 旅游攻略推荐
绥化旅游Suihua
 | 

欢迎您访问绥化!

想去0

去过0

节庆活动

http://suihua.cncn.com  2008-12-10  绥化旅游网

彩灯历史
  在中国传统文化仪态万方的历史画卷中,绚丽多姿内蕴丰富的彩灯文化尤为耀人眼目,撩人情思。
  “盛世办灯会”源于汉,盛于唐。古往至今,举办灯会均与国泰民安的政局和风调雨顺的年景紧密相连。
  汉代防风灯笼的问世,即为露天放灯奠定了基础。上元夜(农历正月十五),皇帝要祭天,佛教要大张灯火以明佛法;道教要祀太一、请三官;老百姓也要举火插烛以“逐地鼠”、“照田蚕”,于是,灯、烛、火便成为上元之夜的节日风采。到南北朝,元宵灯会已具雏形,至隋炀帝时,元宵灯会已成为盛大的节日。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火树银花、歌舞百戏,举国同欢的盛大场景和独具一格的,富有民族风情和民间特色的彩灯文化体系。
  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民用自己的灵心巧手,根据不同的山川地貌和民俗风情,创造了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灯品,灯彩,使中国彩灯文化呈现出一派奇光异彩,气象万千的局面。

物质生活

祭神节庆活动
    生活在冰雪生态环境下的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如鄂伦春、赫哲族等,曾信奉萨满教。这是一个曾盛行寒温带广大地区,操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的渔猎游牧民族的原始宗教。它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和多神崇拜。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土族人对日、月、星辰,山、水、草木,熊、鸟、动物以及雨、火、雷电皆认为有与人一样的情感。 
  鄂伦春族过去一般在每年正月里要供太阳神,这一是由于冬季寒冷,二是由于日照时间短,他们把对温暖和光明的渴望,化作对太阳的崇拜,认为它是光明、正义之神。最后,他们还形成了以太阳的名义起誓或向太阳述苦的习惯。
  还以鄂伦春为例,他们在每年正月十五,要拜月亮神。在腊月前后,是守猎的季节。而月亮可在夜晚指出猎物的所在。为了祈求神保佑他们多打猎、多获得食物,尤其在冬天里,他们就形成了祭月的民俗。 
   鄂伦春人还有在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晚上用7根香祭北极星神。他们认为星神在夜间可以指明方向,这也是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的历史遗留。由于星神长久存在,一些老人还发展出拜星神以企求长寿的风俗来。 
  鄂伦春人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要祭火神,正月初一又要接火神,这与汉族人祭灶神有些相似,但不完全一样。在各家拜年进“仙人柱”时,要先拜火神,再拜主人。吃饭时要向火里扔一些兽肉等,而且不许向火里泼水,不能用刀叉肉在火上烤,这些都是对火神的不敬。可见,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对温暖的需要演化成对火的崇拜。
  在冬季里,有一个节与冰雪文化内容有关系,它就是元宵节。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上元节”是道教之说,创始人张道陵把正月十五日定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但在道教还没产生之前,正月十五已是一个传统节日了。
  元宵节在“汉代燃灯礼佛”,而到“唐代燃灯成俗”。这一天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在古代,有些地方这种狂欢竟发展成“纵偷为戏”的程度。《松漠纪闻》正卷纵偷为戏条:“唯正月十六日则纵偷一日以为戏,妻女、宝货、车马为人所窃,皆不加刑”,“亦有先与室女私约,至期而窃去者,女愿留则听之”。在民俗中有八月十五去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之说,而在白天还举行耍狮子,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晚上则有猜灯谜,舞龙灯。
  据我国学者李兴盛研究员考证,明朝万历年间,安徽桐城县有位诗人叫阮自华就曾看到过一种“冰网灯”,而“冰灯”这一名称是出现在康熙年间山西著名诗人傅山写的“冷云斋冰灯诗”一组诗中。至乾隆、嘉庆之际,蜀中诗人张问陶也作诗一首,题就叫“冰灯”。而黑龙江省历史上有关冰灯的记载是嘉庆年间《黑龙江外记》所录:“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此为难得。”
  可见冰雪文化中的冰灯艺术就是在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民俗节日中演化而来。

方正莲花节

综合娱乐活动